6月23日行,我院在2号楼2楼会议室举行了首次《园艺论坛》学术交流会并取得圆满成功。交流会由院长冯建灿教授主持,紧紧围绕我院校特聘教授杨路明博士所做的题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报告展开交流和讨论,吸引了很多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感兴趣的老师和研究生前来聆听并积极参与讨论。
院长冯建灿教授首先从以下五个方面指出了我院园艺科学研究与国内国际研究之间的差距:一是我们目前的研究仍然还停留在对一些已确定规律的验证上,而不是通过创新性假设的提出和探索得出创新性结论;二是我们的研究还很散,不够专、不够精、亦不够深;三是我们的教师对科研不够投入;四是我们很多教师的科研还在单打独斗;五是我们的教师还在为论文而做科研而不是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做研究,希望通过《园艺论坛》的举行,在学院建立起一个自由发表学术观点,不断推进学术进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平台,一些学术观点可以自由争论,通过各种学术思想相互碰撞产生火花,激起研究创新灵感;学院师生在此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浓厚学院学术氛围,促进园艺学科发展的目的。
本次《园艺论坛》由我院校特聘教授杨路明博士主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marker—assisted selection),杨博士从介绍标记辅助选择的概念及理论依据开始,通过对传统育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比较,展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势,概括了目前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园艺作物,展望了新一代测序方法对园艺作物分子生物学及育种的影响,报告分五个部分,分别从标记类型及特点、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新一代测序在MAS中的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国内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系统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优势、基础条件与策略方法、应用平台,并结合几个育种实例探讨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在基因聚合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展现了该领域世界研究前沿,技术之先进,研究之实用让人耳目一新。与会师生针对报告中的先进技术和创新作法以及这些技术和方法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问具体,争论激烈,建议中肯,切磋和谐。
院长冯建灿教授在总结时强调,今天的《园艺论坛》学术交流会开得很成功,让研究生对园艺行业发展前沿有了更深的了解,看到我们园艺行业并不落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给研究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专业思想教育课。杨博士报告直现前沿,让人震撼,师生发言积极踊跃,一些问题得到解决,今后要以对某一作物,某一专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等多种形式,将《园艺论坛》常态化,希望《园艺论坛》越办越好,越办越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