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18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张小兰教授受邀来访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我院教师作了题为“关于科研选题与基金申请的几点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胡建斌副院长主持,我院教师和研究生、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和烟草学院部分教师参加。
此次报告主要围绕如何进行科研选题、基金申请注意事项、实验室管理及学生培养和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四部分展开。张小兰教授结合自身刚回国后的科研经历,指出青年教师一定要调整心态、正确定位,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研究方向,从产业 需求冷凝科学问题,创造条件将科研做到最好。期间,张教授特别指出,科研选题是基金申请成败的关键,选题的创新性极其重要,但创新也要紧密围绕园艺产业需求问题,而且科学问题也一定要特别明确具体;并通过实例指出基金写作与申报过程中常见问题以及注意事项,给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此外,张教授从评审专家的角度对国家基金各部分内容重视程度、评审专家建议选择、不同单位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教师们基金申请书撰写指明了方向。同时,张教授指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她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来自于教书育人,告诫在座的每位老师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最后,张教授还结合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如何进行实验室管理、培养学生和提高工作效率。报告内容丰富且有深度,从科学研究层面上升到人生高度,在场的每位老师和学生都深受启发。
报告结束后,张教授与在座师生展开了讨论,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作了细致的解答。随后张教授针对蔬菜系拟申报国家基金的教师进行了一对一指导,指出了申报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文/侯娟 核/胡建斌、毛会坡 发布/高睿)
报告人简介: 张小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园艺学院副院长。2007年于美国佐治亚大学植物生物系获博士学位,2007年-2011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以“优秀人才”被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期从事黄瓜株型调控和果形变异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以及其它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NAS、Plant Cell、PLoS Biol、Plant Physiol、New Phytol、Plant J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应邀为Curr Opin Plant Biol撰写黄瓜果实研究综述,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中国农业十大科技进展。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审定黄瓜新品种2个。现担任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学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分子育种分会常务理事、Horticulture Research副主编、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栏目主编,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园艺学报》和《中国农业科学》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