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14:30,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园艺系杨路明博士应邀为园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甜瓜属染色体的变异与进化”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院长冯建灿教授主持,园艺学院全体教师和研究生以及兄弟学院广大师生参加了报告会,2号楼4楼多功能报告厅座无虚席。
杨路明博士首先以著名的进化生物学家Theodosius Dobzhansky书写的著作“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为开局,指出了生物进化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意义。随后,他介绍了甜瓜属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黄瓜和甜瓜的遗传图谱和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结果以及自己所在的实验室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由于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黄瓜4号染色体的遗传距离较短,而其细胞学研究证据则表明这条染色体较长,针对这一现象,杨博士所在的实验室展开了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发现黄瓜栽培种和野生种之间在包括4号染色体在内的多条染色体上存在7个倒位,造成了相关染色体的重组抑制,并证明了其中4个倒位是黄瓜栽培种长期驯化选择的结果。甜瓜属包括两个重要的园艺作物,黄瓜(2n=14)和甜瓜(2n=24),这两个作物的进化关系是什么?杨博士所在地实验室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illumina Hi-seq2000绘制了在进化上处于黄瓜和甜瓜之间的中间野生种酸黄瓜C. hystrix的遗传草图,然后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策略,研究了C. hystrix,黄瓜和甜瓜之间的染色体进化关系,并提出了甜瓜属从12条染色体到7条染色体的进化机制。
报告结束后,杨路明博士就新一代的DNA测序技术优缺点、黄瓜C. hystrix遗传图谱417个SSR标记如何定位以及目前所做的研究在生产中的应用等问题与到会师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杨博士的学术报告为我们带来了在甜瓜属基因组学领域世界最新的研究结果,其中也不乏新的具体研究技术(如In silico PCR),不仅开阔了我院师生的研究视野,使我们了解了日常所消费的园艺作物(黄瓜、甜瓜、西瓜等)之间的进化关系,也为本院科研人员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借鉴。
撰稿人:胡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