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科研团队 >

茄科作物抗病抗逆种质创新团队

发布时间:2022-10-07 19:10    浏览次数:
4. 茄科作物抗病抗逆种质创新团队
1)团队概况
茄科作物抗病抗逆种质创新团队目前共有9名成员,团队负责人为马长生,团队成员有贾芝琪、孙凯乐、刘珂珂、李营、薛东齐、高艳娜、张世文、孟更,其中有3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团队目前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7名。
2)主要研究方向
(1)收集、鉴定茄科作物抗病种植资源,发掘新的抗病基因;(2)从抗病机理研究入手,利用抗病途径的保守性,提高茄科植物的广谱抗性;(3)从感病基因入手,通过挖掘感病基因、编辑沉默感病基因提高茄科植物的抗病性;(4)挖掘茄科作物中的抗逆及重要发育相关基因;(5)利用全基因组信息进行前景和背景筛选,建立茄科分子设计育种平台。
3)现有研究基础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河南省教育厅重点研发项目等项目20余项。近五年来,以团队成员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参编著作3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参与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1项,获得授权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选育了番茄新品种2个,正在进行品种权保护。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马长生研究员获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4)重要研究成果
(1)番茄抗病基因挖掘与抗病机理研究及抗病品种的选育
先后引进并鉴定出一批抗病(抗晚疫病、抗叶霉病、抗黄化曲叶病毒、抗根结线虫、抗斑萎病等)、抗逆(耐盐)、优质(高Vc、高可溶性固形物)的番茄种质资源,初步解析番茄抗叶霉病、晚疫病抗病基因R3a与Avr3a的抗病机理。构建了番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成功开发可应用于育种的抗病标记有11个,利用这些标记选育了一系列番茄品种,有2个品种通过省级鉴定,另有两个品种正在申请品种保护。
(2)马铃薯感病基因的挖掘与其参与致病机理研究
先后系统地对马铃薯中参与真菌、卵菌、细菌的候选感病基因进行了鉴定,筛选出一批马铃薯中参与致病的感病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等分析方法对StDND1、StDMR1、StDMR6基因分别沉默后如何提高植株抗性的机理进行了初步解析,并储备了抗病的基因资源。结果发表在Horticulture Research、Antioxidants、Plant Science上。
(3)番茄盐响应基因挖掘及分子机理解析
利用T-DNA插入突变体库,并结合盐处理转录组数据挖掘和克隆了一批盐响应基因,如SlZF3、SlABIG1、SlZIF1、SlBT1、SlCAX7等。其中SlZF3和SlABIG1参与盐胁迫的机制研究分别于2018年和2022年发表于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The C2H2 zinc‐finger protein SlZF3 regulates AsA synthesis and salt tolerance by interacting with CSN5B)和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Knockout of a novel salt responsive gene SlABIG1 enhance salinity tolerance in tomato);其他几个盐响应基因正在进行基因功能验证和分子机理解析。